《实录 战国北条记》读后感:北条五代的兴衰与关东战国百年

国府台(こうのだい)、河越(かわごえ)、三增(みませ)峠的各场合战,以及小田原笼城战——。
通过以“合战”和“外交”为轴心解读北条五代,可以看清关东地区战国百年的真实面貌!从伊势盛时(后来的北条早云)平定伊豆,到在小田原向丰臣秀吉屈服的兴亡历史,本书融入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以戏剧性的方式进行描绘。这是一部颠覆传统北条氏形象的战国迷必读的纪实文学。
本书是《实录 战国北条记》的改题之作。
我是一个所谓的“北条粉”。原因非常简单。我出生于东京都,少年时代喜欢历史,特别是战国时代,并且知道我的故乡的战国大名是北条氏。现在东京的原型是由德川家康创造的,但德川家康并不是东京、武藏国的战国大名。爱知的三位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当然还有山梨的武田信玄、新泻的上杉谦信、宫城的伊达政宗,可以与他们匹敌的就是东京的(准确来说是神奈川)“北条”。然而,与上述各位相比,北条氏的声望明显逊色,这是无法否认的。这又是为什么呢?我想,这或许是因为在战国时期,虽然初代早云和三代氏康都享有一定的名声,但在五人之中,并没有哪个人特别突出(如果对历史很熟悉的话,可能会推崇氏康。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且不论爱知的三人,信玄、谦信、政宗,在战国时期虽然有亲人或子女,但个人能力突出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但反过来说,从零开始战国100年,并不断扩大势力范围,最终统治了关东全境,这是否可以理解为,是因为他们各自都很优秀呢?而支撑这100年统治的理念是“为了人民的政治”。进入室町时代后,战争不断,关东地方一片荒芜,最终被德川掌控,但可以说,奠定现在关东地方发展基础的,正是北条五代。本书将这些内容以易于阅读、简洁的方式进行总结,是一本优秀的作品。
此外,本书是基于最新的历史研究而撰写的。作者伊东润先生重视史实,这让人读起来感到安心。无论是评传还是小说,都是如此。但是,并非所有内容都作为史实保留下来。正如伊东先生所说,作家需要想象并连接史实和史实之间看不见的部分,将历史人物塑造成有魅力的人物,这可以说是作家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书无疑充满了作者对“北条的爱”。这种爱,不仅是对初代到三代的,也体现在对被认为是毁灭北条家的四代氏政和五代氏直的描写上。对于关东征伐的原因,作者也提出了在向织田信长表示臣服后的待遇以及对丰臣秀吉的不信任感,这些都是令人信服的。
丰臣粉和上杉粉可能会有异议,但我认为这无疑是一位北条粉作家,基于史实,为了消除其朴素的形象而创作的“北条之书”。我非常希望伊东先生能写出成为大河剧本的原创作品,或者是全新创作的剧本。这是我的希望,描绘五代100年的故事固然好,如果能描写氏政从少年时代的氏康时代,到关东北条氏灭亡后,在大阪狭山以1万石的领地勉强恢复大名身份的经历,那将会如何呢?北条氏绝不像丰臣氏或武田氏那样完全灭亡。我希望他能描绘出最终以大名身份复活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