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牢城》:直木奖获奖作品,战国推理的丰碑

第166回直木奖获奖!在推理小说史上闪耀的金字塔
本能寺之变发生四年前。反叛织田信长的荒木村重,在有冈城中被围困,他被城内发生的难解事件所困扰。这样下去城堡就要沦陷。为了消除士兵和百姓心中的疑虑,村重要求被囚禁在土牢里的智将·黑田官兵卫解开谜团——。
事件的背后隐藏着什么?在乱世中生存的最终是否能得到救赎?面对在城堡这个巨大的密室里发生的四个事件,村重和官兵卫,两位侦探的壮烈推理战将推动历史的进程。
《黑牢城》—— 米泽穗信于2021年完全制霸四大推理小说排行榜的辉煌作品,但同时,对于像笔者这样水平的读者来说,这也是首次能够正确地确定犯人的纪念碑式作品。对于米泽来说,这正是他倾注心血的首部战国历史小说,但对于那些几乎没有猜对过的读者来说,这是他们首次猜对犯人的作品,这或许仅仅是史实的结果,也可能被认为是无妄之灾。
老实说,笔者并非米泽穗信的忠实读者。虽然有几部想读的作品,也把他当作迟早要读的作家之一,但还未读过任何一部作品,因此是未来的读者。
然而,之所以想读完这部作品,是因为产生了一种可能能够确定犯人的微小野心。确切地说,是看了概要之后,犯人的形象浮现在脑海里。
当然,从犯人在作品中现身的那一刻起,我就确信他是犯人,但一开始就带有偏见,所以也没办法。
“反叛信长,在有冈城中被围困的荒木村重,以及作为织田方使者单身进入城中,结果被村重幽禁的黑田官兵卫,试图解决城内发生的不可思议的难解事件”这样的概要,仅仅是战国推理小说的介绍,但仅从这一点来看,能够联想到犯人的不仅仅是笔者吧。村重之所以有相对较高的知名度,是因为他反叛了信长。试图说服村重的官兵卫被幽禁,结果,替官兵卫保管其儿子松寿丸(黑田长政)的秀吉,被信长命令杀掉松寿丸。这一系列情节在大河剧等作品中反复上演,虽然是配角,但也不能说没有人知道村重的名字。历史爱好者们认为村重无法被拥护的原因,与其说是因为他反叛了信长,不如说是他抛弃了妻子、家臣和百姓,逃离了有冈城(虽然也可以说是前往毛利军请求援军),但只要看过这个概要,就会发现村重逃离有冈城这件事也有一定程度的辩解余地。这样一来,谁是犯人这个问题就隐约能猜到了。
以村重为主人公进行描写,恐怕会非常困难。不如说,像斋藤道三或松永久秀那样被认为是枭雄的人物更容易使用,但这次的出奔在某种意义上比枭雄的形象更差。
至今为止,以村重为视角的作品寥寥无几,印象中只剩下远藤周作的《反逆》了。大家想的都一样,因为这部作品,不少读者重读了《反逆》。《反逆》中也出现了《黑牢城》的犯人,但远藤对那个人物非常偏袒,作品中也明确写着“笔者对这个〇〇有感情”。そもそも就像《黑牢城》一样,荒木家中并没有发生杀人事件,而且在村重出奔后也没有颠覆史实。
即便如此,《黑牢城》中还是能感受到远藤对《反逆》的些许致敬。那就是对那个人的偏袒。他从未贬低自己作品中的犯人,反而表现得比村重、官兵卫都更加耀眼,因此作为主角的村重却吃亏了。本作或许是对村重名誉的恢复,但反过来,作为被官兵卫欺骗(假装被骗)的男人,或许他的声誉会变得更差。
这个村重看起来也像是从现代穿越过来的人。因为他变成了不像战国大名的人权派大名,优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形象。
如果写到这里,不仅是隐约,而且越来越能猜到本作的犯人了,所以就此打住。
米泽既没有维护村重,也没有谴责他,而是保持着中立的态度,继续书写,但却淡淡地揭示了村重没有杀害官兵卫和其他人质,反而让情况变得越来越糟的事实。这是其他作品中看不到的。如果是一般的历史小说家,杀害人质在当时的常识里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根本不会提及。
人质是战国时代常见的东西,换句话说,甚至把后来成为天下人的竹千代也描绘成可有可无的存在。例如,如果秀吉或官兵卫是主角,为了拯救松寿丸,卷入宁宁和半兵卫而手忙脚乱的情况是约定俗成的,从本作来看,也可以说是非常田园诗般的。
但作为作者首次创作的战国历史小说,米泽所选取的题材显得很新颖。
本作首次将人质的存在意义作为主题进行描写,细致地描绘了即使与对方敌对,既不释放也不杀害人质,而是将其幽禁会发生什么。读者也清楚官兵卫的长子松寿丸会得救,但这毕竟是罕见且奇迹般的事情,米泽再次向读者提示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