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国记新章读后感:关于命运与终结的讨论

好对手,其中一方会成为“影子”。
一个国家,只需要一个王。
然后,新的历史开始了——
“无法帮助你,真是抱歉……”男人在思念着年幼的麒麟的同时,抓住了黑色的野兽。在地底获得的沙包(otodama)的铃声会起到帮助作用,真是没想到。天之加护维系着那生命的岁月,泰麒(taiki)经历了数奇的命运,李斎(risai)也被污名所缠,遭到追逐。即便如此,依然相信骁宗(gyousou)平安无事,是为了让人民安宁,将那个豺虎(kedamono)从王座上赶下来。——戴国的命运,是终结还是开幕!
剧透警告。
总而言之,读后感到非常郁闷。之后觉得还需要再有一卷才行。
理由如标题所示。我觉得称之为幻想作品有点不一样。
在小野不由美作品中,可能和尸鬼之类的氛围比较接近。
第四卷,不断有人死去。包括从故事前半部分就开始登场,读者很有感情的角色。
好不容易能读懂的复杂名字的角色……就那么轻易地去世了……
用作品中的说法来说,很多角色都是野垂死(yadarashii)的。这让人感到非常不合理和生动。我想,关于战争就是这样的事情,经常被提及。甚至可以说是过分了。
没错。作为小说的话,那样也没什么,但是,作为十二国记的话……感觉有点不一样。有种18年间,作品的落脚点被遗忘的感觉。
为了弥补这一点,不断有新的部下之类的角色被投入。是吗——原来还有这样的人。但结果是,大约一半的人都去世了。还没来得及记住名字就退场了。
故事大致上是皆大欢喜的结局,泰麒的漫长故事也获得了骁宗,暂时结束了。这一点作为来自魔性之子的归着点,让人感慨颇深。
只是,我个人是希望能够有类似于《风之万里 黎明之空》那样的读后感。当然,在本作中,也讲述了戴国的悲惨状况,所以可能并不会是那么大团圆的结局……
但是,考虑到这一点,琅灿的待遇让人无法理解(最后过于草率),如果说这个情节是以短篇形式讲述的话,那就更让人无法理解了。希望伏笔能在正篇中回收。
因为抱着十二国记就此结束的想象来读这本书,所以写下了辛辣的评论……如果以后还会有的话,我会期待……吧?
但是18年果然还是太久了。果然,间隔太长也是一个不好的原因吧。
因为是喜欢的作品,所以今后也想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