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时代小说《鎌仓河岸捕物控》系列的错误进行吐槽

作者:佐伯 泰英2025年04月30日
对时代小说《鎌仓河岸捕物控》系列的错误进行吐槽

江户迎来了樱花季节。在金座里,发生了宗五郎一家饲养的猫·菊小僧失踪的骚动。就在这时,同心的寺坂穀一郎前来请求协助寻找失踪者。他说,叠奉行早乙女家的次男·芳次郎在与徒目付神藤家的小彩举行婚礼之前突然失踪。曾经小彩嫁给的两任丈夫都突然去世,芳次郎的身上是否也发生了什么——。追查两起失踪事件的政次等人面前,出现了更令人震惊的事实!备受好评的全新创作时代长篇,万众期待的最新刊。

  《镰仓河岸捕物控》系列(20) 延续《宝引き骚动》

  一如既往,从时代考证的角度来看,可谓是错误百出的这部《镰仓河岸捕物控》系列。
  毋庸置疑,我并不打算批判作家本人在知晓是虚构的情况下有意创作的故事设定,即使大阪城的正下方潜藏着巨大的地下空间,江户时代多次被禁止的“御用听”这种存在,从三代将军德川家光的时代起就世袭相传,这些都不是问题,但这位作家老师似乎甚至不知道自己对江户时代一无所知。
  所以,他才会不断地犯下时代和地点混淆的错误,这部小说的“找茬”,真是让人乐在其中,欲罢不能。
  系列第21部作品《春之椿事》也一如既往,犯着惊人的错误,而且完全没有改正。
  首先,从封面里侧的日本桥附近的地图开始就错了,根本就无从谈起故事。
  这部《镰仓河岸…》系列,以宽政9年(1797年)作为时代背景开始,这部第21部作品的时代推进到享和年间(1801-1804年),但如果是这样的话,“北町奉行所”还离“金座”很近,在“常盘桥御门”内。
  地图上现在东京站所在的位置,要移転,还要再过几年,是时代更晚的文化3年(1806年)之后的事。这种最差劲的偷工减料的错误,都没有人提醒吗?首先,我就怀疑出版社的见识。
  而且,这位作家老师似乎不太擅长使用日语,作品中人物敬语的用法每次都乱七八糟。
  莫非是在渔民小镇长大的?笔者的曾祖母住在伊豆的最顶端的一个渔村,小时候,我去曾祖母家的时候,村里人的话都很粗鲁,这让我很吃惊。渔民没有严格的身份等级,不像武士们聚集的城堡城镇,日常对话中几乎不会用到敬语。
  然而,这部《镰仓河岸…》的舞台百万都市江户,是公方大人的膝下,居民中有一半以上是大名诸侯以下的武士,即使是像棒手振り商人、工匠之类的庶民,或者季节性雇佣的中间人、小人物,也会从小就被灌输根据TPO(时间、地点、场合)来区分用语的方法。
  本书,第一话.『(宗五郎)“确实有寺坂大人的阿姨的隐居所吧”(寺坂同心)“阿姨上样(阿姨)因为缘分嫁给了直参旗本四百七十石、叠奉行的早乙女家。对方的吉右卫门大人人品也很好,有三个儿子和三个女儿,叠奉行的职位由长子清高继承,…”…(中略)…(寺坂同心)“是的。次男芳次郎和三男彦三郎在这个时代,都做好了终生做房间住人的准备…”』
  我并不强求必须使用江户时代正确的敬语,用现代常识性的用法也完全可以,但真是糟糕啊,令人吃惊。
  为了以防万一,补充一下,宗五郎老大在提到比自己地位高的“寺坂大人”的亲属阿姨时,常识上应该用“阿姨上样”,作为外甥的寺坂同心也应该用“阿姨御”之类的说法。用词颠倒了。武家女性的名字,除了丈夫(配偶)之外,是不能轻易说出口的,而“因为缘分嫁到旗本家”这种说法也是不可能的。顶多也就是“因为缘分嫁过去了”这样的说法吧。“对方的…”这种说法也太不懂礼貌了。“您丈夫的…”或者“殿下的…”等等,这些词语总该有吧。
  如果是“直参旗本”的话,考证家“三田村鳶鱼”先生会大发雷霆的。
  “御旗本”都是“ご直参”,重复使用没有意义。“在古老的过去的武士的さむらいが…”也是如此。“ご直参”指的是德川将军家的直臣。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名和御家人也是ご直参,但没有人写“直参大名”或“直参御家人”,为什么时代小说作家们偏偏要在旗本上重复使用“直参”呢?因为读起来好听吗?
  不是“畳奉行”而是“御畳奉行”,而且,奉行职位世袭是绝对不可能的。
  旗本首先要“御番入”,然后依次升职,成为奉行等。这一点与没有出人头地的町方的与力、同心等完全不同。
  旗本隐居后,将“吉右卫门”的通称(官途)让给新的家主“清高”的说法很常见(因此新的家主应该自称“早乙女·吉右卫门·清高”)。
  “次男芳次郎”和“三男彦三郎”,只有通称,没有实名(讳=いみな),因为在他人面前不自报实名很常见,姑且可以接受,但如果是这样的话,“嫡男的清高どの”就违反了规则。“(新)当家(嫡男)吉右卫门大人”才对吧。因为不是直属的上司,可以用武家一般适用的敬称“殿”,但作为御家人身份的寺坂同心,即使是血亲的表兄弟,也应该对旗本使用“大人”的敬称才是合适的。
  还有,本作中出现的曾是肥前岛原·松平家的前江户家老的武士,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说:“我已辞去官职,实现了在镰仓隐居的愿望…”他在德川将军家直辖领地“镰仓”里建了宅邸。
  然而,武士的生活是非常拘谨的,即使隐居了,也不能随便住在哪里,必须得到主君的允许,回国到肥前岛原,或者住在把家督让给后继者的后继者的住所“寄生”,只能选择这两个选项。当然,如果出家剃发,就不受此限制了,但这位隐居者完全没有这种迹象,仍然是佩戴着两把刀的侍奉姿态住在镰仓的。
  前面也提到过,武家宅邸,即使是隐居所,也有“拥有治外法权”的约定,不允许其他家族干涉,所以岛原松平家的家臣“又もの(陪臣)”住在将军家直辖领地里,这等同于侵犯了公方大人的领地,即使向公仪申请,也绝对不会被允许。如果被上级发现了,这位前江户家老肯定会被流放到八丈岛,甚至有可能被切腹。
  此外,作为大名的弟弟的房间住人的若样,爱上了“江之岛”的艺妓,经常光顾,但是,所谓的“江之岛”是全岛的宗教设施(江之岛神社=但当时是神佛习合)的境内,住宿的地方也不是旅馆,而是寺院的“宿坊(现在的“岩本楼”在江户时代也是“岩本坊”)”。所以,即使是以“饭盛女”的名义,岛内也没有这种职业的女性(“弁天小僧”是稚儿=男孩)才是真的。这位作家老师,大概是把江之岛参拜之后,以“精进落”的名义去的,那种风俗营业很兴盛的附近的“藤泽宿”和故事设定的地点搞错了。
  这种失礼的混淆,如果被江之岛神社的神主看到了,这位作家老师肯定会被“禁止进入江之岛境内”。
  另外,即使不是浪人,有主人的武家(房间住人的若样),也不允许瞒着主君擅自进行过夜旅行(构成逃亡罪),而且,即使是房间住人,作为大名的若样,出门时也一定会有随从、用人、小姓的2~3个人一起行动,如果擅自外宿等行动被主君知道了,这位若样肯定会被“押込(在房间里闭门思过)”,随从的用人、小姓等也会被“诘腹”(看看那个“伊达騒动”的开端)。
  总之,这个故事,根本没有任何需要特意跑到“镰仓”、“江之岛”那么远的地方去的必然性,前家老的隐居所,应该设在殿下的江户的下屋敷,或者抱え屋敷之内,而若样出入的游女屋,应该设在“吉原”,或者最多在江户的近郊,可以当天往返的“四宿(品川、新宿、板桥、千住)”附近,这样的话,就不会暴露这种可笑的无知,以至于现在还丢人现眼。
  此外,还有很多错误。
  每次都让人觉得非常出色。
  正因为如此,才让人欲罢不能,《镰仓河岸…》的找茬。
  附言.)这位作家老师,没有养过猫的经验吧。完全不了解猫的生态。这也是,随意的想法,把不可能的事情轻描淡写地写出来的坏习惯之一。

  《镰仓河岸捕物控系列》,时代小说的找茬(22), 延续《哟!十一代目》

隐私政策|©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