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木奖作家笔下的日莲:一场信仰与时代的碰撞

直木奖作家终于描绘了日莲。
“这样下去日本就要灭亡!”
时值镰仓时代——
北条氏,以及面对天灾人祸,
拼上性命与之抗争的僧人,他的名字叫日莲
地震发生了。 疫病蔓延。生命悲惨地逝去。为什么? 因为日本被恶法侵染了。日莲宣扬归依法华经,并勇敢地挑战其他宗派。这等于与权力者北条氏为敌。斩首的危机,流放到佐渡。在苦难中,日莲坚定地将自己所信仰的佛法传播于世,他能用他的信仰和热情拯救人们吗? 描绘推动历史的僧人的半生,一部感人巨著。 解说:末国善己
这个故事始于日莲圣人在镰仓和比叡山等京都畿内诸国学习,穷究学问,发誓要将自己学到的佛法传播于世,回到清澄寺,登上清澄山进行笼山行,并在满愿之日的早晨,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日莲”的戏剧性场景。
将活动舞台转移到镰仓,看到天灾人祸、饥荒、疫病等灾难接连发生,日莲圣人从“法华经才是至高无上”的思想更进一步,得出结论:由于不相信正确的佛法——法华经的诸宗派,以及支持这些诸宗派的朝廷、幕府,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 于是他著述了《立正安国论》,上报幕府,预言若正法受损,国家可能会被外国入侵,甚至爆发内乱。
然而,他对其他宗派和幕府的严厉排斥姿态,遭到了许多人的反感,并以日莲圣人遭受法难的形式袭来。 发生在松叶谷的法难、流放到伊豆、小松原的法难、龙口法难、流放到佐渡。 之后,流放到佐渡被赦免,回到镰仓,进行了第三次谏言,但未被采纳,便从镰仓转移到身延山。 然后,正如预言的那样,蒙古入侵了。
就这样,他确实地描绘了日莲圣人的半生。 此外,阅读这本书,可以很好地理解镰仓时代武家内部的对立以及佛教宗派内部的对立构图。
这里描写的日莲圣人是雄辩的,而他的雄辩是建立在学问基础之上的(这种雄辩,让人联想到同一作者的《小说法国革命》中米拉波的咆哮)。 此外,对其他宗派毫不妥协的态度,以及认为应该主动寻求法难的态度,让人感受到他作为宗教人士的激昂。
我认为这是一部严谨的作品,但最后我想写下两种读后感。 一是,这部小说中描写的日莲圣人的形象,与很多人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描绘的形象并没有太大差别。这部小说新增加的创造是什么? 我对日莲圣人的知识不多,所以不太明白它的新颖之处。我想从其他读者的感想中学习。 另一个是,对于像我这样在市井中默默无闻,总是与世俗妥协的上班族来说,从毫不妥协的日莲圣人的生活方式中可以学到什么呢? 我在没有弄清楚其现代意义的情况下读完了这本书,找不到可以产生情感共鸣的点,结果,我没能沉浸在这部小说中,因此我将其评价为“标准分”的3颗星。 这是我写的第14篇评论。 2021年2月22日读完。